动态能放的内容有限,我还是以文章的形式,给大家更详细地分享下浙江博物馆孤山馆里的精彩内容。带着大家云游博物馆。也希望大家出去旅游,也能多看看这些承载了中华文化灿烂历史的文物故事。
(相关资料图)
之前走过浙江下辖的地市博物馆(比如绍兴博物馆),发现有不少文物都写了“真品上交浙江博物馆”,让我一直想来浙江博物馆看看。这次住在西湖边,就特意来孤山这边的博物馆打卡。(大家注意:浙博有两个馆,孤山馆和武林馆)。
孤山馆是以前的老馆,因为地处西湖风景最佳的孤山,和很多景点都很近,所以来西湖游览,来看看展览也很不错。
孤山馆的主展览有两个,一个是“昆山片玉”瓷器展。
昆山片玉”瓷器展
昆山片玉,是成语哦,和“江苏昆山”可没有关系。它的意思是昆仑山上的一块玉,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,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。
很多朋友可能没注意,浙江其实是我国瓷器的发源地,也产生了众多的地方名窑:越窑、龙泉窑、德清窑、瓯窑、南宋官窑等。这次荟萃整个浙江各个历史时代的陶瓷精品让人看得过瘾:这些瓷器既最大化生活实用性又充满艺术想象力,既有天圆地方等朴素哲学又有对身前身后事的思考…既有匠人的巧手努力又有自然窑变的加成,瓷器当之无愧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集大成者。
比如这个明末时期的巨大的青瓷盘。它可能是我看过最大的瓷盘,你看看和它和我手的对比,直径可能一米有余。
毕竟是南宋时的首都,所以那时候的官窑也主要集中在浙江,这让浙江瓷器发展在这个时期,达到了顶峰。
这个明代供奉在文庙的文昌帝君瓷像,侍奉左右的就是大名鼎鼎的文曲星和魁星。正前方的小马,则是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遍长安花”的意思。这活灵活现的程度,如果考虑到瓷器烧制过程中的收缩形变,这种瓷器的精美就非常难能可贵。
都说三条腿的蛤蟆难找,这不,就让我找到了这个东汉时期的三足蛤蟆灯座,是不是很有意思?
之前一直有看鉴宝节目学习文物知识,看这场展览的时候就是惊叹不断,忍不住想猜一下价值多少钱。
山馆的另外一个展览是雷峰塔文物展
估计很多人都读过鲁迅的《论雷峰塔的倒掉》,雷峰塔是清末倒塌的,2000年才重新修建。重修时发掘的文物,就集中在这雷峰塔文物展中。
雷峰塔清末老照片(网图,侵删)
大家参观现在的雷峰塔的时候,就会有参观地宫地基的一站,可以看看以前的砖石。
雷峰塔最最知名的就是为了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的阿育王塔,当年吴越国王钱俶修建雷峰塔目的就是为了这个舍利子。雷峰塔里面有两座阿育王佛塔,一个原来在塔顶,一个在地宫。
塔顶的据说当年雷峰塔倒塌时被压扁了,不过现在看不出来多大差别。地宫的阿育王塔是真正放舍利子的,鎏金纯银材质,南朝吴越王时铸造,最精彩的是上面惟妙惟肖的佛教故事。佛塔中间有一个金瓶(应该是当年压歪了一点,看下图),当年的十八颗佛发舍利就放在小金瓶里。现在展览的舍利子单独放在一个琉璃瓶里,金瓶单独放在旁边,估计是为了分别保护吧。
莎莎之前在斯里兰卡和缅甸都打卡过当地的阿育王塔,在国内也去过青海囊谦的,据说山西还有一个,但我还没去过。佛教传说当年印度阿育王分散世界的八万多个舍利,要挨个去看也是一件有点难度的事儿。
斯里兰卡和缅甸都是佛教国家,它们把舍利子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着,还真看不出内容,像浙博这样都可以直接透过琉璃瓶看到里面的,还真的是第一次。(当然,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品)。
缅甸仰光的舍利塔,整个屋子都是用黄金做的,但真正到了核心,却只能透过一个很小的玻璃窗远远的看。而斯里兰卡的每天就开窗几分钟,让大家看到金盒子。
缅甸供奉的舍利子
斯里兰卡供奉的舍利子
雷峰塔文物展览还有不少其他珍贵的文物,主要都是吴越时期放入的和佛教相关的文物。
孤山馆另外还有漆器馆和艺术馆,感兴趣的可以一起看。
就拿这个大吉大利的漆器——红葫芦瓶,祝大家新年大吉大利,开开心心,身体健康。
浙博主要的宝贝其实都放武林馆,也就是新馆。比如大名鼎鼎的越王者旨於睗剑,青铜乐伎铜屋等,看来我的下一站博物馆之旅有目标了(下面两图是我在绍兴博物馆拍的这两件文物的复制品)。
地址:杭州市西湖区孤山路25号
费用:免费
时间:早9:00~17:00
需要提前预约刷二维码进入,不过现在人不多,可以直接刷身份证进。
另外这里离西泠印社和清行宫很近,一起逛一逛也很方便。
我是莎莎爱旅行。快上车,十年驾龄的女司机,带你看不一样的世界!
关键词: 浙江博物馆打卡 不大但很有故事的孤山馆
Copyright 2015-2022 西南供销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: 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