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综合 >

重点聚焦!跌出机会?这两个优质指数已是白菜价

来源: 发布日期: 2022-12-19 17:09:23

今天,各大指数一片绿油油。

沪指大跌2%盘中失守3100点大关,沪深300下跌1.5%,科创50跌幅超2%

行业板块呈现普跌态势,囤药行情全面退潮,医药板块重挫;煤炭、券商、工程建设等板块跌幅居前。


【资料图】

眼瞅着2022年已经走到尽头,我们期待的跨年大涨行情总是一波三折。

老司基一直认为,风险是涨出来的,机会是跌出来的。对于那些高成长、高景气的行业指数来说,大跌后往往都是我们低位上车的大好时机。

眼下,又有哪些优质指数跌出了白菜价呢?今天老司基结合最新估值情况,来谈谈两个优质指数的上车机会。

01,中证光伏产业指数

要问最近3年,谁是A股市场闪亮的星?估计很多小伙伴都会异口同声:新能源板块!而如果要挑选新能源中的明星子板块,光伏就是那个最闪耀的存在。

中证光伏产业指数,指数代码931151,是从沪深市场主营业务涉及光伏产业链上、中、下游的上市公司中,选取50家龙头公司作为样本股,业务范围包括但不限于硅片、多晶硅、电池片、电缆、光伏玻璃、电池组件、逆变器、光伏支架和光伏电站等。

该指数基日为2012年12月31日,正式发布日期为2019年4月22日。老司基看到,自基日以来累计收益为313.34%,长期年化收益率为15.78%,是同期沪深300年化收益8.09%的近两倍。

最近几年,市场对新能源领域关注度显著提高,中证光伏产业指数近3年总收益达到146.47%,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3.33%,超额收益惊人。在高光的2020年,光伏指数全年大涨110.94%,表现大幅优于主流宽基指数,远超同期上证指数的13.97%,更是打败了99%的中证主题指数。

就这样一个优秀的指数,最近可没少跌。

光伏指数自今年8月18日见到阶段高点后,截至12月19日的跌幅超28%。成分股中,帝尔激光近4个月跌幅高达50%;中信博、联泓新科、锦浪科技等个股跌幅超过40%;天合光能、阳光电源、通威股份等明星龙头股跌幅均超过30%

从最新的指数估值情况来看,中证光伏产业指数的市盈率(PE-TTM)仅为22.15倍,创下自指数发布以来的历史最低估值,大幅低于指数历史PE平均值的40倍,相对于2021年8月的最高历史估值63倍PE,已经下跌了65%,现在相当于35折促销。

光伏短期大跌,从表象原因来看是需求的下滑,很多资金从光伏板块出来了,但这里面其实存在误读的因素。根据主流机构的预测,2023年国内光伏装机量有望达到130GW,我们按8折计算,那么未来国内光伏装机增速应该在20%-40%区间。海外方面,因为俄乌冲突,欧洲能源价格暴涨,预计海外装机增速也能到30%左右。

从中长线来看,光伏行业符合产业发展方向,也是国家双碳战略的核心受益板块。不过老司基之前也一直强调,再好的指数,如果价格太贵也不是好的投资标的,甚至有可能让你成为接盘侠。经过最近持续调整,光伏板块目前已具备了安全边际和布局的机会。

目前有多达34只基金(A/C分开计算)跟踪光伏指数,场内基金中,华泰柏瑞中证光伏产业ETF(515790)规模最大,达到141亿元,流动性最好;场外基金中,天弘中证光伏产业A/C(011102/011103)规模居前,合计规模超102亿元。另外,银华光伏50ETF(516880)的规模也超过了10亿元。

02,中证医疗器械指数

医疗器械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用于人体的仪器、设备、器具、体外诊断试剂等,包括所需要的计算机软件。而高端医疗器械行业涉及到医药、机械、电子等多个行业,是一个多学科交叉、知识密集、资金密集的高技术产业。

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,指数代码H30127,该指数云集了医疗设备、高低值耗材、IVD、医美四大板块,覆盖科创板、创业板、主板医疗器械龙头股,全面代表了A股医疗器械行业发展,目前成分股86只。

前十大权重股包括:迈瑞医疗、爱美客、乐普医疗、万泰生物、九安医疗、鱼跃医疗、金域医学等龙头公司,前十大公司权重占比合计为44.34%

该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,正式发布日期为2013年7月15日。自基日以来累计收益为1280.92%,长期年化收益率为16.23%,超出同期沪深300年化收益8.09%达两倍,比光伏指数年化收益更高一点。

最新数据显示,该指数估值目前也是白菜价。截至2022年12月16日,中证医疗器械指数最新市盈率(PE-TTM)仅19.47,处于历史估值百分位的1.86%,比历史上98%的时间估值都要低;不仅大幅低于该指数PE历史平均值的55,也低于同类医药医疗类指数,当下的投资性价比非常高。

A股医药板块尽管由医疗器械龙头引领,但与世界级龙头仍存在一定差距,大水养大鱼,对标美国,我国医疗器械也有望走出全球巨擘。

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以及国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,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迅速。数据显示,2017-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不断增加,从4435亿元增长至9640亿元,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.4%。预计2022年,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1710亿元,同比增长21.47%

目前有5只基金(A/C分开计算)跟踪中证医疗器械指数,有3只ETF基金,永盈中证全指医疗器械ETF(159883)规模最大,达到25亿元,流动性最好;另外,招商基金和汇添富基金各有一只医疗器械ETF,代码分别为159898和159797,规模均不到2亿元。场外基金中,永盈医疗器械ETF发行了联接基金,适合场外基金账户定投。

不在巅峰时慕名而来,不在低谷时转身离去。

低位定投,等风来。

关键词: 跌出机会这两个优质指数已是白菜价 光伏产业

Copyright   2015-2022 西南供销网  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 皖ICP备2022009963号-8   联系邮箱:39 60 29 14 2@qq.com